带你直击立案庭一年工作日常
立案庭,人民法院的“第一窗口”,人民群众接触最直接、最广泛、最密切的窗口。
作为人民法院的窗口与名片,
今天就带你走进法院立案庭的工作日常,
看看一年来那里发生过的故事。
一、日常篇
全面落实立案登记制
严格落实最高人民法院立案登记制改革要求,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等多种方式,引导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建立“一站式”诉讼服务窗口
诉讼服务中心从便民利民的角度优化功能分区,导诉台、立案登记窗口、诉讼缴费窗口、法律咨询等,为当事人提供诉讼引导、立案登记、诉前调解、信访接待“一站式”诉讼服务。在大厅免费提供诉讼指南、文书样本、打字复印、老花镜、公示诉讼收费标准、诉讼流程,为当事人提供最直观的诉讼指南。加强立案释明工作,一次性告知立案补充材料,开辟特殊诉讼“绿色通道”,对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的案件实行优先立案。
健全立案体系和跨域立案诉讼制度,方便当事人就近立案,设立跨域立案服务窗口,实现跨域立案服务一体化,实现诉讼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切实解决好异地诉讼不便等问题,为人民群众在诉讼中提供便捷、对司法效率的期待有了实现路径。
二、为民篇
便民利民 窗口为民服务忙
平时,立案大厅总是熙熙攘攘,立案庭的干警们每天忙忙碌碌,不时奏起的为民小插曲让我们对立案工作更加热爱。对于不好接待的当事人不卑不亢,妥善处理,对于需要帮助的当事人我们毫不含糊,耐心接待,为民服务。
书记员管旋虽然来立案庭一年多时间,在立案庭这个大集体里,很快熟悉了工作规范和制度,工作态度受到了当事人的表扬和肯定。
年轻的法官助理阿不力克木,对于有困难的当事人,及时办理诉讼费减免缓手续,耐心给当事人说明还需要提交的材料等问题。
书记员吐尔逊古丽负责执行案件立案工作,她耐心做好解答工作,对不知道如何申请执行的当事人在窗口填写固定格式申请书,对不会书写的当事人进行代书,宣读和让当事人签字或捺印。对此她说老百姓不会写、不能写,为此还要花钱请律师,咱们能干的都干了吧。她的话就像她人一样朴实。
狭小的办公区域,排着长队前来诉讼立案的当事人,考验着立案人员的耐心。书记员龚成立在法院一年多的时间里,用温暖的语言向当事人传递“微笑服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司法服务清新风尚。
公正高效 矛盾化解在诉前
推进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应用,实现网上在线调解。2020年人民调解平台调解案件755件,其中诉前调解案件631件,诉中调解案件116件,调解成功案件750件。
立案庭配置诉前调解审判团队,专职化解诉前纠纷。法官助理唐天斌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
细化便民服务措施,深入践行“让老百姓打官司不求人”郑重承诺。法官助理凯丽比努尔为调解案件当事人发放案款。
三、战“疫”篇
于非常时期勇担非常之责,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积极报名参加战“疫”,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不畏艰险、严细认真的工作态度,有的只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和担当。
疫情期间,开启“互联网+诉讼服务”、“线上+线下”工作模式,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诉讼服务不缺位、公平正义不缺席”。及时畅通各项诉讼服务渠道,防疫期间接受法律咨询60人次,通过网上受理案件100余起,调解案件200余件,实现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立案,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诉讼服务。
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通过智慧法庭等线上诉讼平台和微信等媒介,开展线上庭审活动。在征得案件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姑丽扎尔法官通过智慧法庭系统在线开庭审理一起租赁合同纠纷。
立案庭组织人员进行网上调解
2020年是值得我们铭记的一年,立案庭一直以来坚持司法为民,通过深化诉讼服务改革,落实为民服务措施,形成了“立案绿色通道”、邮寄立案、上门立案等一整套便民工作机制,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日复一日的繁杂与辛苦,不会磨灭我们的热情,反而让我们更加有信心、有决心的去干好工作,2021年立案窗口将继续振奋精神、坚守本心,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诉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