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法院概况 | 新闻中心 | 法学思想 | 法官风采 | 法苑文化 | 裁判文书 | 普法天地 | 专题报道 | 开庭公告 | 法律法规
当前位置: 法学思想 -> 调研成果

疏勒县人民法院审官办关于加强均衡结案工作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3-05-11 23:41:43


    近年来,我院越来越重视审判管理工作,尤其在2011年1月分成立审判管理办公室后,认真组织抓落实,及时把思想统一到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会议精神上来,把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作为法院改革和建设中一项具有根本性、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长期任务。均衡结案工作作为审判管理的重要内容也已被我院作为重点工作,力求解决审判任务“前松后紧”, “分案不平衡”、“办案拖拉”、“突击结案”等突出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问题均折射结案不均衡的司法痼疾。下面关于加强均衡结案工作的一些思考调研报告。

    一、 抓导向,强化均衡结案理念

    长期以来,大家头脑中固有“秋后算账”、年终总结的传统观念,在这种习惯性思维的影响下,案件承办人年初办案不慌不忙,年底突击结案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在我院开展绩效考核之初,“结案率”也是一项考核指标,为了保障结案率指标,年底或多或少会采取一些措施,控制立案。这些做法势必影响均衡结案。因此,必须从转变理念入手,引导办案人员在平时下功夫,从思想上彻底摒弃“前松后紧”的思维定势,进一步明确审判管理思路,即,不能仅凭结案率看效率,不能仅凭发改率看质量,树立高效高质均衡办案理念。均衡结案工作不是单一的指标统计,也不是单一具体的工作,而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工程。

    (一)着重解决以下四个问题:一是解决案件审理过分拖延和过度积压问题,提升审判效率;二是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年底突击结案问题,防止因突击结案影响案件审判质量隐患;三是解决“年底不收案、人为控制收案”问题,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四是消除不合理的分案方法产生的弊端,避免因突击结案给法官带来的巨大工作和心理压力,实现审判执行工作科学、高效、稳定运行,实现人民法院自身的科学发展;五是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手动统计收结案问题;六是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立案庭移送不及时的问题。

    (二)实现均衡结案要统筹考虑、正确处理下列因素:一是每月存案情况(存案数量和难易程度);二是收案情况(收案总量、各月收案变化、各类案件比例);三是法官情况(法官数量、办案能力、工作习惯、办案节奏);四是工作安排(审判工作安排、审判管理水平、信息化程度、人员配置)等。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狠抓落实,最大限度地为均衡结案提供管理制度和机制方面的保障,确保取得实效。

    二、影响各部门均衡结案的因素

    1.法官不良的办案作风影响均衡结案。许多法官工作缺乏热情和主动性,好办的先办,难办的拖着办,不到最后一刻不出手,影响工作效率。未结案件有90件,很大程度的影响结案均衡度。更有个别法官不论案件难易缓急,都要拖延到临近审限届满才结案,使一些本可以迅速处理的纠纷得不到及时处理。笔者和许多基层法官交流谈心,均谈及对工作缺乏热情和主动性,对承办案件也未有统一规划。原因除业务水平的客观因素外,主要是因为法官待遇过低,影响工作积极性。

    2.审判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均衡结案。(1)民庭工作压力比较大,业务管理不太强,对审判质量和效率会有影响,也影响均衡结案。(2)各业务庭法官人数不平均,案件量不均衡。法官的年均结案数不同,同样会影响均衡结案。(3)对均衡结案表现突出的法官没有更多的物质奖励,案件办多办少都是同样的工资,办案多问题多受罚多,办案少问题少受罚少,法官不想办案,最终出现业务庭法官争去业务少一点的庭,导致审判资源配置不合理,严重影响均衡结案。

    3.立案、分案不科学影响均衡结案。(1)每月、每季度的收案、立案不平均,引起收结案不均衡。(2)根据第一季度立案庭分案排期情况看,分案不平均,每月不同业务庭分案不平均,同一业务庭不同审判员分案也不平均。

    4.各审判业务庭设定法官的考核指标不科学影响均衡结案。考核法官工作绩效的指标主要是:各审判庭法官审结率、调解率、发回改判率等为代表的审判质量考核机制。这些指标虽抓住了案件审判的主要节点,实现了案件数量与质量的全面量化考评,但由于片面追求年终结案率,容易出现日常案件积存多,收结案比例失衡,年终加班加点突击结案的现象。一味地追求年终结案率的考核指标影响着均衡结案目标的实现,对案件的质量和效率会有严重影响,年底赶结的案件在改判和发回重审案件中占有很大比例。

    5.存在延长审限未结和长期未结案件。这些案件很大程度影响了结案率和均衡结案度。

    三、加强均衡结案的做法

    (一)抓机制,实现均衡结案的良性循环

    一是强化审判管理措施,把握均衡结案的关键环节。严把立案关。要求立案庭不得年底人为控制立案、拖延立案,凡是符合立案条件的,一律予以正常立案办理,坚决杜绝“年底不立案”、“年底少立案”、“先结案后立案”等不正常现象,以“入口”的均衡保证“出口”的均衡。严把审判关。针对各项工作越来越专业的发展趋势,不断总结和研究审判实践中的专业特点和规范做法,促进司法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充分发挥院、庭领导、审判委员会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多角度的指导、监督、纠偏职能作用,杜绝出现积案和瑕疵案件。严把衔接关。在立审执一盘棋上下功夫,加强案件流程管理,明确各环节时限,实现各审判环节的动态跟踪,努力形成三者的无缝衔接,立案为审判“奠基”、审判为执行“铺路”。建立内部审限制度,建立提示反馈制度,立审执各部门对于审判或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书面向下一环节进行提示或向上一环节进行反馈,有效地促进审判质量稳步提高。

    二是强化体系化管理,使均衡结案工作公开透明。一是坚持用新思路新办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二是在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当前形势、结合审判实际、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通过自愿申报、分析测算、讨论调整等方式,为各部门确定月、季、半年、全年各个阶段的具体工作目标。所以各审判业务庭要确定每一位法官每月、每季度、每半年和全年的均衡结案度等各类指标,才能达到均衡结案要求。三是审判管理部门要把每位法官、每个审判庭审理案件的情况进行横向纵向排名,并按月公示;每个季度进行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对审判执行过程中显现的倾向性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同时,将审判指标完成情况纳入法官业绩档案,作为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了考评的公平性和公信力,激励干警均衡、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是强化统筹管理,使均衡结案成为常态化工作。我们注重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开展工作。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习惯,预测案件多发和少发季节,结合法定假期等情况合理安排全院工作。如,在受理案件相对较少的季节,统筹安排调研、会议、培训等工作,在受理案件相对集中的季节,收拢“拳头”,集中精力全力办案。同时,根据类型化案件数量的变化规律,提前做好充分准备。这些类型化案件直接关系到民计民生和社会稳定,要认真制定应对方案,考虑到各种影响办案的客观因素,统筹安排办案计划,及时调整工作方案,确保全年审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抓保障,促进均衡结案工作科学发展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审判执行工作中暴露出的制约审判质效的问题和环节及时予以规范,坚决杜绝隐形超审限案件,促进均衡结案。

    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均衡结案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技术支持,加强信息软件的配备、升级与应用,把信息化建设与领导决策、涉诉信访、审判指导、业绩考评等工作相结合,促进法院管理的现代化、数字化、一体化。

    三是优化审判资源配置。在现有条件下,将合理配置审判资源作为提高审判质效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把审判力量向审判执行一线倾斜。凡是有法官资格的干警尽量安排在审判业务部门,其他司法辅助岗位根据情况由司法行政人员或聘任制人员负责,做到人尽其才。另一方面,合理调配案件。根据一个时期内案件类型收案趋势,适时调整各审判业务庭案源,尝试按照案由调配、按照时间段调配等方式,动态调整,做到忙闲”均衡。

    (四)各分管副院长到所分管的业务庭调研、亲自办案,加强对所分管的业务庭的案件督办力度,定期亲自督查各业务庭均衡结案情况,并将督查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五)强化均衡结案目标考核。从现在开始,明确把月、季均衡结案率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并列在各业务庭岗位目标责任中,要求每季度的结案率要达到80%以上,实行按月、季的动态考核,通过每月、每季收结案的基本平衡,实现全年收结案平衡。同时对每个庭室又细化规定了月均衡结案目标,不能实现上述目标的部门、个人均视为没有完成基本工作任务,在考核中予以扣分。通过月、季节点控制,确保收结案良性循环。

    (三)均衡结案措施

    1. 认真落实审判流程管理规定,强化按审判流程办案的意识。立案庭、审监庭、审官办等部门进一步加强流程管理力度,各司其职,分工负责,该部门在审判执行流程管理中的“立案庭龙头”、“审官办中枢”和审监庭监督作用,抓住立案、审判执行和卷宗评审归档三个环节,严格落实节点管控,对提高法官在审限内结案,按案件审判流程管理规定办案的意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 进一步规范立案工作各环节。案件的三排(合议庭、开庭时间、法庭)均在立案时由立案庭安排,安排方式由电脑按程序统一安排为主,个别人工调节为辅,基本实现同业务庭法官年收案数平均。全院案件的进出口均归立案庭管理。

    3. 大多数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立案,加大小额诉讼办案。同时简易程序要求在较短的审限内结案,提高审判效率。

    4. 立案庭加大诉前调解力度,速裁案件迅速结案。立案庭对双方当事人争议不大,标的较小的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便民快捷,迅速结案。

    5. 各业务庭结合本部门均衡结案的客观情况每月向立案庭对立案、分案提出意见,立案庭综合各业务庭的意见后进行总结、归纳,探索科学的立案、分案办法。

    6. 加强审限管理新作法。案件流程管理侧重对审限的管理,但审限存在可以延长等诸多例外的情形,管理难度较大,导致案件审理进度完全靠审判人员自律性因素确定,存在一些案件能很快结案却不结案的现象。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规定内部审限,将民事案件的简易程序的审限缩短为二个半月,普通程序的审限缩短为四个半月。(2)严格控制案件报延长审限的比例,确定为全年不得高于1%,报延长审限的案件由庭长、分管院长审批后报院长审批,由院长决定是否同意报延及延长的期限。

    7. 审官办及时根据案件报结情况作好每月报表,并将全院每月案件审理的情况分析发放至院领导及各业务庭局,使院、庭局领导能够详细掌握各业务庭局均衡审判执行的动态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增强了审判管理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8. 每月进行一次审判业务庭室的案件评析会议,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院的案件评析会议。由审官办对全院的案件审理情况进行评析(结合多媒体课件评析),全院及各庭的当月旧存、新收案件数、结案数、结案率、审限内结案率、调解率、未结案数、与上年同期对比升降数和累计收结案情况等主要审判数据及立、审、执动态分析等。在案件评析会议上各分管院长作总结发言,分析该月案件审理情况并提出下月的工作计划。

    9. 立案庭、民庭与公安局交警大队协商成立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法庭,提高案件的结案率和调解率。法庭与纠纷调解委员会建立长期协调机制,配合该调解委员会作好纠纷调解工作,依法对该调解委员会所作的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促进纠纷案件的均衡结案。

    10. 各庭室建立科学的法官考评机制,不仅将审结率、调解率、发回改判率等作为法官审判工作的考核机制,并且将审限内结案率指标作为重要的考评标准。审限内结案影响均衡结案,所以对审限内结案工作完成突出的法官优先考虑评优评先,对先进个人采用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予以奖励。

    11. 成立由各审判业务庭庭长为组长、各审判业务庭法官为成员的均衡结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负责均衡结案的检查、督促和通报等工作。设定各业务庭局的月、季度结案目标,保证各业务庭局在有规划的状态下作好审判工作。

    总之,只要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快探索的步伐,努力解决影响均衡结案的制约性因素,一定能促进审判质效、队伍素质、司法公信力全面提升。

                                                               安外尔。伊卜拉依

                                                                 2013年5月9日


关闭窗口

教育整顿举报电话:0998-6539502 书记信箱地址:slxfy_shuji@163.com 院长信箱地址:slxfy_yuanzhang@163.com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 reserve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新ICP备16001863号-2

您是第 8589891 位访客